《儿时》以质朴的笔触勾勒出童年记忆的朦胧画卷,通过老槐树、纸飞机、铁皮青蛙等具象符号编织成时光的网,捕捉那些被成年人遗忘的纯粹瞬间。歌词中斑驳的砖墙与褪色糖纸形成视觉上的岁月沉淀,蝉鸣与蒲扇的声景复现了夏夜的永恒感,而跳房子划出的粉笔线则成为丈量成长的距离标尺。这些意象群共同构建出一个悬浮于记忆琥珀中的童年王国,在那里弹珠折射的不仅是阳光,更是未经世事的清澈目光。歌词巧妙地利用"断线的风筝"与"漏沙的许愿瓶"等隐喻,暗示童年消逝的不可逆性,雨水泥洼里踩碎的月亮倒影恰如成年后拼凑不完整的纯真。副歌部分反复吟唱的"藏进铁盒的星星"象征着被理性社会压抑的想象力,而"褪漆的木马仍在原地旋转"的意象则揭示成长本质是一场充满矛盾的出走——身体奔向远方,灵魂却永远困在那座蝉声如雨的院子里。整首作品通过蒙太奇般的场景切换,完成对集体童年记忆的诗意重构,在温柔缅怀之余,更暗含对现代生活异化的无声诘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