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不为谁而作的歌》以疏离而克制的笔触勾勒出当代人精神世界的孤岛状态,歌词中反复出现的"空房间""未接来电""熄灭的屏幕"等意象构建出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的双重寂寥。创作者刻意消解了传统情歌的倾诉对象,将"你"虚化为模糊的倒影,这种指向性的缺失反而成为最尖锐的表达——当所有具体关系都退场后,暴露的是现代人面对自我时的陌生与窘迫。副歌部分"像沙漏反复计算的错"的隐喻,揭示出机械重复的生活对情感的慢性侵蚀,而"把想念写成无人签收的段落"则暴露出数字时代沟通的荒谬本质:表达欲望与接收失效的永恒悖论。值得玩味的是歌词在冷漠表象下暗涌的温情,那些"被按暂停的晨昏""在备忘录里老去的承诺",实则是以否定式语法完成的深情告白。最终呈现的并非彻底的虚无主义,而是在承认孤独宿命后,依然选择将情感寄托于虚空的精神韧性,如同把漂流瓶投入不存在的大海,这种无目的性的浪漫,恰恰构成了对抗存在荒诞的最美姿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