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或者明天》以凝练而富有意象的笔触勾勒出人在时间洪流中的徘徊与觉醒。歌词通过“未拆的信封”“半盏路灯”等物象,隐喻生活中那些被延迟的选择与未被照亮的内心角落。它捕捉了现代人共有的精神困境:在重复的日常中迷失方向,却又在某个瞬间被微小的希望触动,继而产生对改变的渴望。歌词中“夜色淹没钟声”暗示时间被忽视的虚无感,而“或者明天”这一反复出现的短语,既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承认,亦是对自我行动的催促。它并非沉溺于颓丧,而是在迷茫中保持追问,体现了一种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韧性。最终,歌词指向一种潜在的生命力——即便今日困顿,明日仍可能因为一个念头的转向而重新被赋予意义。这种表达剥离了说教意味,以诗意的留白邀请听者反观自身处境,在共鸣中寻获各自的理解与力量。